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知识 > 徐卫: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新探

徐卫: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新探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2-29 22:00:01 人浏览

导读:

摘要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是信托法中的重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信托制度的具体构建,也关系到信托受益人的法律保障程度与效果。然而,这一重大问题在理论界却存在诸多分歧。这些分歧没有从深层角度进行思考,在方法论上存在不足。从信托本质及其机制运作、物权理论的

摘 要

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是信托法中的重大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信托制度的具体构建,也关系到信托受益人的法律保障程度与效果。然而,这一重大问题在理论界却存在诸多分歧。这些分歧没有从深层角度进行思考,在方法论上存在不足。从信托本质及其机制运作、物权理论的真正内涵及其变化发展来看,信托受益权应定位于物权,并且是传统物权不能包容的新型特殊物权。我国信托法在具体制度构造上债权性因素明显,这种构造不具有逻辑性和妥当性。

  关键词:信托受益人;信托受益权;信托;新型特殊物权

  一、信托受益权的法律性质定位分歧

  (一)观点分歧

  信托受益权是指受益人在信托中享受信托利益的权利。目前,学术界对信托受益权性质的认识并不统一,其分歧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种观点上。

  一种观点认为,信托受益权是兼具债权和物权性质的复合性权利。例如,日本学者四宫和夫指出,受益人拥有对信托财产的支付请求权即债权,除此之外,还拥有对信托财产的物权性权利,所谓物权性权利,并不是从外部去限制完整权利的限制物权,而是内在于信托财产的目的性限制所形成的特殊形态。因此,基本上来说,受益权是对信托财产的债权,但同时也是对信托财产的一种物权性权利(四宫和夫,平成6年)。另一种观点认为,信托受益权应定位于债权如李锡鹤教授指出:“受益权是受领和请求受托人的特定行为的权利,属于债权;所含监督、异议、知情、撤销等权能,均不得直接对标的物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实为债权之救济权利,派生权利,属于债权之权能(李锡鹤,2005)。”还有一种观点则主张,信托受益权属于一种独立的新权利。例如,周小明博士指出:“信托构造既具有物权关系的内容,又具有债权关系的内容,还具有物权关系和债权关系所不能涵盖的内容(比如信托财产独立性、委托人和受益人的监督权及其查阅知情权等),……必须承认信托是一种独立形态的权利组合,其子系统——受托人的权利义务和受益人的权利义务也是如此(周小明,1997)。”

  (二)本文的评判

  以上三种观点是目前学术界对于信托受益权性质认识的主要观点,很具有代表性,然而这几种观点都存在值得商榷的地方。

  第一种观点对财产权的性质定位并不可取。我们不能因为一种权利同时具有债权性和物权性的某些内容或效力,就做出其兼具债权和物权的中庸判断。实际上,(一些)债权具有物权性因素,反过来,一些物权也具有债权性因素。①但理论上并不妨碍将其认定为债权或物权。

  对此,孟勤国教授精辟指出:物权与债权在现实生活中的区别通常是确定的、清晰的。有似此而彼的现象,不等于此与彼之间再无分界,只是人们不够深入或有所偏差。以租赁权为例,租赁权的物权化一直被公认是物权和债权趋于合流的典型。但其实租赁权本身就是一种物权,租赁权能使承租人占有、使用租赁物,而且在租赁期内能排除出租人对租赁物的干预。这里早就包含了物权的一切要素。因此将租赁权看作是债权,并加以债权物权化,实际上混淆了权利产生的原因和权利本身之间的区别(孟勤国,2002)。

  第二种观点以给付请求权作为债权定位的理由并不充分。虽然信托利益不能自动归人受益人而须通过向受托人请求方能实现。但信托本来是依据受托人管理财产的机制,如果受益人可对正常管理下的信托财产行使物权,受托人就无法进行管理。所以,受益人享有的种种权利仅具有消极性质,主要在于确定受托人未违反其职务。其权利的核心是如何防止受托人的不当行为,这才是信托受益权的主导方面。至于受益人的给付请求权只是实现其利益的方式,它是受益人与受托人在信托内部产生的一种特殊关系,不是受益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外部关系。

  我们不能从内部关系对权利性质进行定性,而应从外部关系进行定性。

  第三种观点虽较为灵活,但债权物权二分模式是民法理论和体系构架的基本点。我们不应轻易回避它。对此,柳经纬教授形象地指出:“物权与债权的二分是应当坚持的,不能因为有混合性权利的出现就否定二分法,就像我们不能因为两性人的存在就否定男人和女人的划分,或因手机和电脑功能集为一体的通讯工具的出现就否认电脑和手机的区分一样。”②因此,在一种新的权利出现时,应尽可能将其纳入债权或物权体系之中,而不是简单地用新权利来解决。否则,任何一种新的权利都可能轻易逸于债权或物权之外。果真如此,债权物权二分模式将会被彻底瓦解。(/www.trustlaws.net编辑)

  二、从内在视角与现实性根据看信托受益权的性质定位

  在论证本题之前,有必要澄清的一个问题是,信托受益权的债权或物权定位是否有意义?有人对此持否定态度,③我们则持相反立场。理由是:信托法属于民事特别法,它没有必要也不可能规范所有的内容,肯定有一些内容尚未规范,对于尚未规定的问题自然需要依据民法的规定和法理进行解决。由于大陆法系民法是以物权债权二分进行构建的,为此,就需要首先明确它是物权还是债权。以信托受益权的诉讼时效为例,各国信托法对此都没有加以明确规定,这就需要根据民法的规定和法理进行解决,而在民法中,物权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同债权请求权有所不同,解决此问题,明确它是债权还是物权显然甚为关键。另外,信托违反的损害赔偿问题也没有进行全面的规范,在受益人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究竟适用侵权损害赔偿救济还是违约救济也有疑问。由于大陆法系对侵权行为是否包括债权一直存在争议,信托受益权是债权还是物权对受益人能否请求侵权行为损害赔偿也至为关键。可见,划分债权或物权具有实践上的意义。退一步讲,即使信托法对所有内容都进行了规范,将其划分为债权或物权也具有维护民法法系物权和债权二分的理论意义。毕竟,“在大陆法系乃英美法系的现在乃至将来的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区分物权和债权仍然是主流,二者的界线在总体上仍然是不可逾越的”。

  既然信托受益权的债权与物权划分具有实际意义,那么对信托受益权如何定位呢?我们认为,信托受益权应定位于物权。

  (一)内在视角的分析

  内在视角的分析,即从信托制度及其运作机制内在层面来考察信托受益权定位物权的法理逻辑。现论述如下。

  内在视角之一。从英美信托法的产生来看,信托法的实质就是普通法所有权和衡平法所有权的并存和制约。所以,大陆法系引进信托法后,为了说明信托制度的特质,学者往往采取名义所有权和实质所有权的区分理论,即认为受托人拥有名义上的所有权,而受益人拥有实质上的所有权。尽管这种区分理论很难融人大陆法系所有权体系之中,但不难看出,其意图乃在于最大限度接近英美信托法的普通法所有权与衡平法所有权的法律设计,以便给予受益人不同于债权性质的保护,从实质上贴近“正宗”信托法。显然,若承认受益权是债权,不仅与学者上述目的不符,也与信托实质相差甚远。虽然大陆法系所有权概念的绝对性和一物一权原则使立法赋予受益人信托财产所有权不现实,但赋予其他物权则完全可行。这种物权虽然不是所有权,但与债权相比,无疑较为接近信托的实质。

  内在视角之二。信托财产独立性是信托法的一项基本原则。④它使信托财产成为具有主体化性格的财产,从而不仅导致信托财产的非继承性、破产财团的排除、强制执行的禁止、抵消的禁止、混同的禁止等一系列直接法律后果,而且还使信托财产表现出鲜明的同一性和代位性等特征。同一性是指“在受托人将信托财产换成其他财产,受益人的利益与受托人的义务就转移到交换后的新财产上(乌戈.马太,2005)。”即信托财产因管理、处分所产生的收益视为信托财产。代位性是指信托财产因受托人的管理、处分、灭失、毁损或者其他事由的发生而得以改变的各种形态物都属于信托财产。其中,同一性犹如所有物之孳息,代位性类似于抵押权的代位性。这种同一性和代位性使受益人基于信托财产的信托利益权利显然不能通过受托人与受益人之间的债权模式来构设和解释,因为,受益人对受托人的债权无法随着信托财产形态的变动和量的变动而变动。相反,物权则不存在上述障碍,因此,将信托受益权定位于物权能与信托财产独立性原则保持一致。

 内在视角之三。信托是由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为基本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其中,在重视强者和弱者区分的现代法制社会中(四宫和夫,1995)信托受益人显然归于弱者的行列:一方面,信托受益人不是信托契约的订立者,其利益的确定等完全由委托人和受托人确定;另一方面,受托人现在都是专业性信托公司。为了不让法院过多干涉和受益人为帽子掉地之类小事起诉,他们往往控制信托文件的起草,并采用各种技术保障他们自己的利益(劳伦斯.M.弗里德曼,1994)。既然受益人处于弱势地位,为保护弱者,一定要有倾斜制度来进行支持和保障。当然,在“今天,对于以其是社会‘弱者’为由而对其进行特别保护,不仅会遭到‘强者’,也会遭到‘弱者’的反对。但是,为了在市场这个环境下使游戏能够成为游戏,很有必要在当事人之间设立进行游戏的前提——那就是公平的进行游戏。……因此,先补足‘弱者’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再开始游戏——这也是可以充分考虑的方略(大村敦志,2004)”。而对受益人这种弱者来讲,其权利的物权定位显然是补足的最佳策略。毕竟,物权使信托财产及利益的追及“不仅仅可以用于追及辗转流入他人之手的可辨认的同一物体,而且可以追踪包含在连续的投资变化之中的已经转化为各种特定客体的同一基金,无论它仍在原受托人手中或已流转到其他人手中,如推定受托人或其他人(劳森、拉登,1998)。”

  (二)现实性根据的揭示

  信托受益权定位于物权不仅是信托及运行机制的本质性质要求和需要,而且在信托法律制度的具体规范中也有相当的根据。从日本、韩国、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信托立法来看,信托受益权基本上都具有物权的优先效力、追及效力、直接支配力和物权请权的效力。

  信托受益权具有物权的追及与优先效力。一方面,因信托财产处于受托人的占有、管理和处分之下,为了防止受托人的不当行为对受益人利益的影响,大陆法系信托法都赋予了受益人撤销权,⑤即在受托人违反信托宗旨或有其他不当行为处分信托财产的情况下,受益人有权撤销受托人的处分行为,使之归于无效。这样,撤销权一旦有效行使,受益人自可从第三人处取回信托财产。从而实际上能达到追及的效果,具有追及的效力。另一方面,在信托法上,信托财产尽管名义上属于受托人,但它并非受托人的固有财产,而是仅以信托目的即为受益人利益而存在的特定财产,为此,大陆法系各国信托法都规定,受托人的债权人无权对信托财产进行追索。这实际上体现了受益人的权利优先于受托人债权人的债权,具有物权的优先效力。

  信托受益权具有物权请求权的效力。在信托法上,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处分信托财产或者因违背管理职责致使信托财产受到损失的,受益人有权要求受托人恢复原状或者予以赔偿,该信托财产的受让人明知是违反信托目的而接受该财产的,应当予以返还或者予以赔偿。其中,受让第三人的“返还”责任形式明显是物权请求权的结果,而受托人“恢复原状”的责任形式实际上也是物权的请求权效力。尽管受益人也可要求受托人“赔偿”,但绝不能以此认为它具有债权性质。因为物权受到侵害后,也可产生债权的关系,此时物权人当然可以采取债权请求权方式进行救济。因此,在已经存在物权请求权方式的前提下,我们应将这里的“赔偿”理解为受益人物权受到侵害后产生债权的关系的结果,其前提仍是物权。(/www.trustlaws.net编辑)

  信托受益权具有物权的直接支配力。“所谓‘直接’,乃指物权人对于标的物即客体之支配,无须他人意思或行为介入即得实现之谓(谢在全,1999)。”这种直接支配力在物权中并非都现实地存在,有些物权如抵押权等担保物权,其支配力在一般情况下是潜在存在,只有当债权得不到满足时,支配力才现实地发生。信托受益权的支配力也是如此。在受托人正常管理时,受益权的支配力隐而不现,当受托人不当处理信托财产时,其支配力开始显现。只不过较为特殊的是,该支配力要经过撤销程序才可实现而已。

  三、信托受益权与物权理论的融合

  信托受益权的物权定位,最终必须能有机地融于物权理论和体系中,即不得与物权理论相冲突,否则,将会最终因理论上不具有可行性而丧失其可接受性。

  (一)需要澄清的问题

  在论证前,有必要首先说明的是,信托受益权虽是物权,但并非传统物权类型所能包含。有人曾将信托受益权看作法定留置权或准物权(何孝元,1987)。我们认为这种看法并非妥当。首先,信托受益权并不符合留置权的基本要件:一则,受益人并不占有信托财产及其利益,它与留置权须以占有财产为前提有所不同;二则,信托财产和信托利益可以是动产,也可以是不动产,它与留置权的标的须为动产有所差异;三则,信托财产和信托利益实质上属于受益人自己的财产,它与留置权须以他人的财产为担保有所出入。其次,信托受益权也不符合准物权的特点。准物权的客体一般是自然资源,其内容是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控制,其权利取得一般是通过“申请加批准”的方式,而信托受益权根本不具备准物权的上述特点。

  本文认为,信托受益权是一种新型的特殊物权。其特殊性不仅表现在它具有某些债权性因素上,而且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它不是所有权,而是一项他物权,而且该项他物权并不是派生于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而是派生于委托人最初的所有权。其二,它仅仅具有对财产的收益权能,没有占有、使用、处分的权能,不同于以使用价值为支配目的的用益物权,也不同于以交换价值为支配目的的担保物权。其三,它是有条件的物权。所谓“条件”就是物权开始发生法律效力或支配力的条件。这一点同担保物权基本相同,但是又不完全同于担保物权。担保物权以“到期没有履行债务”为条件,而信托受益权则以“受托人不当行为的发生”为条件。其中,不当行为既包括受托人的不当处分行为,也包括第三人与信托财产的不当交易行为及对信托财产的侵占行为。

  (二)信托受益权与物权理论

  1.一物一权、物权法定原则与信托受益权

  一物一权与物权法定原则一直在物权理论中处于支配地位,而在人们以“实质所有权”方式来解释信托受益权性质的时候,经常以此说明信托受益权性质定位的困难。那么,信托受益权是否与一物一权以及物权法定原则相融呢?

  一物一权是指“在一个物上不能并存内容相同的权利,例如,一块土地上不能成立两个所有权或同时成立两个地上权”(田山辉明,2001)。因此,只要一项财产或者物上不存在内容相互冲突的物权,就不违背一物一权主义。信托受益权是物权,但它并不是所有权,而是一种仅以收益为目的的新型物权,它与受托人对信托财产的所有权显然种类完全不同,而且权利内容也完全不同:前者主要是收益,后者主要是占有、使用和处分。信托受益权的物权定位也不违反物权法定原则。物权法定原则是指,当事人不能约定法律规定之外的新的物权种类,也不能或者仅仅可以在极有限的范围内改变现有的物权种类,即种类强制和种类固定(曼弗雷德.沃尔夫,2002)。信托受益权虽然由信托当事人通过信托行为创设,但其基本效力与内容都是信托法明确规定的,当事人并无创设的自由。所以,它并不违反物权法定原则。况且,物权法定原则基本上已有缓和化的趋势,即“物权之新种类或不同内容,是否能为物权法定主义所容许,应是以其是否无违物权之支配与保护绝对性,以及能否公示,以确保交易安全为判断之基准。果能符合此项基准,且社会上确有其实益与需要时,即可认为与物权法定主义存在之宗旨无违(谢在全,1999)。”对于这些缓和化的物权法定基准,根据本文前面的分析,信托受益权是可以满足的。

2.物权标的物的不特定性、非有体性与信托受益权

  传统物权法认为,物权的标的物须为特定物,“仅指数量种类者,虽系为债权内容之给付标的物,惟不得为物权之标的物(三潴信三,2005)。”信托财产具有代位性,在管理过程中将会发生形态的变动和利益的增值,而信托利益相应地也在不断地变化之中,因此,信托受益权的标的具有不特定性,这种特性是否阻碍信托受益权的物权定位呢?我们认为,虽然这与传统

物权的标的物的特定要求有所出入。但这并不能作为否认信托受益权为物权的当然理由。因为并非所有的物权都满足特定性的要求,例如,准物权的标的就不具有特定性,作为财团抵押权或浮动抵押权的标的也不具有特定性。可见,传统的标的物的特定性理论并不是衡量物权的绝对普适性理论,它目前也正受到法学界的反思。孟勤国教授谈到标的物特定性时指出:物的特定性并非一成不变,从法律意义上,特定不特定,取决于人们的主观判断。如果人们认定一套家具是特定的,并据此占有和买卖,那么物权的客体是这套家具而非其中的一把椅子。物的特定性总是与特定的行为及其背景联系在一起,一般价值形态丝毫不影响其成为物权的客体,股份、企业资产,这些生活事实足以说明了这一点(孟勤国,2002)。如果物权标的物的特定性在这种意义上进行理解,那么信托财产的变动显然并非违背标的物特定性要求,因为,在特定的行为及其背景中,个人的主观判断完全可以对某时间点上的信托财产进行特定化。

  传统物权理论要求物权的客体为有体物,无体物不能作为物权的客体。信托利益存在于信托财产之上,而信托财产是多样化的,动产、不动产、债权、知识产权甚至是衡平法上的利益等都可以成为信托财产。显然,这些财产并非都是有体物。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也不能以此否定信托受益权可以成为物权。理由是:虽然传统观点认为物权的客体须为有体物,但事实并非如此,不仅有法典明确将无体物或权利看作物,⑥而且即使法律明确将物限定为有体物的国家,其实际法律规范中也存在大量以权利为客体的物权。例如,权利质押、权利抵押、权利的占有、一般先取特权等等即是。对此,日本学者田山辉明明确指出:“原则上,物权的客体是物,这个物是有形物。但是,物权中,也有以非有形物的财产权为对象的,如非正式占有、一般先取特权和权利抵押等;除此之外,地上权和永佃权也可以成为抵押权的客体(田山辉明,2001)。”因此,从现实和发展的眼光来看,物权所指的“物”没有必要限定为有体物。⑦既然如此,信托财产非必然为有体物的事实并不能成为受益权定位于物权的障碍。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债权具有相对性,一般不会对第三人造成重要影响,但物权不同,物权具有绝对性,第三人都负有不得侵犯的义务。信托受益权的物权定位显然对第三人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尽管如此,由于信托财产可以进行一定的公示,它并不会对第三人权利和交易安全造成不利的影响。当然,即使某些信托财产没有明确的公示方法,受托人分别管理义务的存在也可让第三人知道信托及其信托财产的存在。而且,受托人责任的配置机制也会促使受托人在进行信托财产交易时,积极主动告知交易第三人信托及信托财产存在的事实。因为,在信托财产没有公示方法的情况下,若第三人不知信托及其信托财产的真正情况,受托人将对其交易承担个人责任而非以信托财产为限的有限责任。

  四、从信托受益权性质看我国信托法的缺失

  在英美法系,信托受益权是一种对物权的权利,其构造模式对信托受益人的保护取得了良好效果。然而,大陆法系信托制度多受物权理论的束缚,从而将信托看作是契约性或倾向于契约式制度来构造。⑧就我国信托法而言,虽然信托受益权从主导性方面应解释为物权而非债权或其他权利,但应注意到,其中的债权性因素较为浓厚。正如周玉华博士指出:“我国信托法并未采取英美法下受益人的权利是附随于物上的模式,而仅赋予受益人撤销权。很明显的并不认为受益权趋近于物权,而认为受益人向受托人请求履行信托职务的债权受到受托人非法处分信托财产的不利影响,故仿照债权人就债务人所为的有害债权行为可以申请法院撤销的模式赋予受益人撤销权,……由此可知我国信托法下受益权的设计比英美法更偏向债权性质(周玉华,2001)。”

  不仅如此,我国信托受益权债权性因素还体现在其他方面。例如,《信托法》第49条规定:“受益人可以行使本法第二条至第二十三条规定的委托人享有的权利。受益人行使上述权利,与委托人意见不一致时,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做出裁定。”这里,立法者显然将委托人的控制力看作是权利,而非权力。而且,立法者不是优先尊重受益人的权利,而是留法院裁决,显然削弱了受益人的物权效力。我们认为,法律为委托人设立的干预力应该看作是权力,而非权利,即为信托受益人利益而存在的监督权力,因此,在委托人与受益人意见出现不一致时,自然应该尊重信托受益人的意见。如此,信托受益权的物权地位便可得到较好的维护。(编辑)

  又如《信托法》第51条规定:“设立信托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人可以变更受益人或者处分受益人的信托受益权:(一)受益人对委托人有重大侵权行为;(二)受益人对其他共同受益人有重大侵权行为;(三)经受益人同意;(四)信托文件规定的其他情形。有前款第(一)项、第(三)项、第(四)项所列情形之一的,委托人可以解除信托。”该规定中,委托人在“受益人对委托人有重大侵权行为”及“受益人对其他共同受益人有重大侵权行为”可变更信托受益权的规定也显然削弱了信托受益权的物权效力。作为物权,其一旦确定,就应具有确定性和稳定性,当然不应因委托人意志而轻易改变。若委托人仍可变更已享有物权的受益人权利,显然与其权利的物权性质不符。尽管受益人对委托人的重大侵权行为应该受到制裁,但完全可以通过侵权责任解决,而不是撤销信托受益权。⑨

  我们认为,债权性因素在信托制度构造中过于浓厚,必将导致过于强化委托人地位而使受益人权利处于次要甚至不安定的状态。这对信托受益人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债权性因素构造的根据在于把信托看作合同或债,然而这种观点是难以成立的:一方面,信托与合同的发展时间并不一致。在英美法系,信托先于合同而存在。而在大陆法系,合同远远早于信托制度产生和发展。另一方面,将信托定位于合同存在诸多问题:其一,若将信托定位于合同,那么在受托人无行为能力、拒绝订立合同、订立合同后死亡等情况下,信托显然无法成立,这将使信托成立的可能性大大限缩;其二,信托若定位于合同;窘于合同相对性原则,将会造成委托人在受益人欺诈和胁迫的场合下无法撤销信托;其三,信托若是合同,因合同具有相对性,相对人退出法律关系必将导致信托终止,信托管理连续性原则自然无存在的可能。

  本文认为,信托受益权的物权定位必须维护,信托制度的构造应该本质化而不能过于本土化。就连在信托问题上极为保守的德国人也承认,“显然,如果一种法律制度不承认这种对信托财产财产权的划分,即法律所有权属于受托人,衡平收益权由收益人所有,或者,至少采取其他形式对委托人和收益人的权益进行保护,那么就谈不上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信托(Immanuel GEBHAARDT/Holger HANISCH,2002)。”信托制度是英美法系的创造,但这并不等于无法纳入大陆法系之中,正如前述,信托受益权的物权定位并不与物权理论冲突,也不会对物权体系造成冲击。况且“在当今之世界,已难以找到单纯属于哪个法系的法域,由于各民族经济、文化、政治等的广泛交流,任何一个法域都在不同程度上变成了‘混合法系’(徐国栋,2005)”。因此,信托不应视为英美法系的东西而刻意加以改造成所谓的“大陆法系”制度。为构造真正意义上的信托,我国《信托法》必须在落实信托受益权的具体制度上改变立场。(作者系厦门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

(感谢朋友徐卫博士对的支持!)

注 释

  ①例如,经过预告登记的债权具有物权的效力;不当得利之债中的不当得利者应当返还原物(及孳息)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物权请求权动向;担保物权具有明显的债权性因素。分别参见王泽鉴:《债法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8页;[日]濑川信久:《物权债权二分之意义及其适用范围》,其木提译,渠涛主编:《中日民商法研究》(第2卷),法律出版社2004年版,第190页;刘得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台湾三民书局有限公司1980年版,第331-341页。

  ②此语是2005年12月6日中国政法大学柳经纬教授在厦门大学法学院所作《关于我国民法典应设立债法总则的几个问题》学术报告中的讲话。

  ③参见张天民:《失去衡平法的信托》,中信出版社2004年版,第368页。

  ④参见拙文《信托法基本原则新论》,载《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年第3期。

  ⑤这种撤销权尽管表面上类似于债权人撤销权,但实质上却有相当大的差异。

  ⑥参见《法国民法典》第527条;《奥地利民法典》第307条。

  ⑦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我国现有几部物权法草案都没有将物权的“物”限定为有体物。

  ⑧有的国家甚至直接将信托看作债或契约。例如,《意大利民法典》(2004年修改)将信托规定在第四编“债”的第三章“各类契约”部分。又如《俄罗斯民法典》(第1012条)将信托置于第四篇“债的种类”第53章,并将其安排在委托、行纪和代办等形态的债之后。

  ⑨关于该条规定存在的问题,详见拙文《我国<信托法>第五章若干缺陷新窥》,《政法论丛》,2006年第3期,第47-52页。

  参考文献

  [1][日]四宫和夫.信托法[M].东京:有斐阁,平成6年(新版).

  [2]李锡鹤.论法律上的归属[A].易继明.私法(第5辑第1卷)[C]I.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周小明.信托制度比较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

  [4]孟勤国.物权二元结构论[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2.

  [5][美]乌戈.马太.比较法律经济学(沈宗灵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6][日]四宫和夫.日本民法总则(唐晖,钱孟珊译)[M].台北:台湾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1995.

  [7][美]劳伦斯.M.弗里德曼.法律制度(李琼英,林欣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

  [8][日]大村敦志.民法总论(江溯,张立艳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9][英]F.H.劳森,B.拉登.财产法(施天涛等译)[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10]谢在全.民法物权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11]何孝元.信托法之研究[J].中兴法学,1987,(10).

  [12][日]田山辉明.物权法(陆庆胜译)[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3][日]三潴信三.物权法提要(孙芳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14]周玉华.信托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15]Immanuel GEBHARDT/Holger HANISCH.中国信托法纵览[A].朱少平,葛毅.中国信托法起草资料汇编[C].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2002.

(本文原载《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