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信托法 > 信托动态 > 银行忽悠储户 存单变保单

银行忽悠储户 存单变保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3-09 12:36:44 人浏览

导读:

前不久,家住北京通州区的孙大妈想把手里的7.5万元存成两年定期存款,在银行柜台窗口,业务员向她推荐了一款利滚利、10年后收益30%以上的理财产品。孙大妈没来得及看懂合同,匆匆签了字、交了钱。直到两个月后她女儿才发现这是一款保险,而30%的分红只是预定利率演示,
前不久,家住北京通州区的孙大妈想把手里的7.5万元存成两年定期存款,在银行柜台窗口,业务员向她推荐了一款“利滚利、10年后收益30%以上”的理财产品。孙大妈没来得及看懂合同,匆匆签了字、交了钱。直到两个月后她女儿才发现这是一款保险,而30%的分红只是“预定利率演示”,合同里分明写着:这种“假设收益”不作为未来的保障。孙大妈找到银行想退保,银行说已经过了10天的犹豫期,退保不但没有收益,还要损失一部分本金。  据业内人士透露,银行替保险公司卖保险,保险公司要向银行支付手续费。手续费率已涨到了3%以上。目前,银行中间业务10%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卖保险。一位银行网点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奖金占每单保费的比例,平均下来,期缴约为1%,趸缴最高可达3%。  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银保产品的销售误导已占到保险违规投诉的八成以上,成为消费者投诉的“重灾区”。  近年来,金融监管部门为规范银行保险销售出台了很多办法。比如,要求在理财专柜销售、银行保险专员资质认证、犹豫期内100%电话回访等等。今年4月检查中发现,一些保险合同完全是银行人员自己代抄、代签名的。  此外,许多银行转给保险公司资料时故意遗漏客户资料,使保险公司没办法进行客户回访,造成已过犹豫期不能退保的事实。一旦发生纠纷赔偿,往往是保险公司“埋单”,这也助长了银行的违规气焰。  由于营销过程口说无凭,监管部门难以掌握银行方蒙骗、误导客户的实证。就算发现问题,保险监管部门也无法越权查处银行。发给银行的“兼业代理证”不是“一点一证”而是按分行发放,一个网点违规就得吊销整个分行的代理资质,某些大银行倚仗网点强势,使保险监管部门开出的罚单难以落实、不了了之。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