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终止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4217
理财的方式有很多种,善于理财能得到不少的收益,信托就是其中一种理财方式。想必很多人都想了解,信托的具体定义是什么样的?信托终止的情形有哪些呢?信托终止的法律后果是什么?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
一、信托
信托是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其财产权委托给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或特定目的,进行管理和处分的行为。
信托是一种理财方式,是一种特殊的财产管理制度和法律行为,同时又是一种金融制度。信托与银行、保险、证券一起构成了现代金融体系。信托业务是一种以信用为基础的法律行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当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托人,受信于人的受托人,以及受益于人的受益人。
二、信托终止的情形
我国《信托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了信托终止的六种法定情形。
第五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信托终止:
(一)信托文件规定的终止事由发生;
(二)信托的存续违反信托目的;
(三)信托目的已经实现或者不能实现;
(四)信托当事人协商同意;
(五)信托被撤销;
(六)信托被解除。
三、信托终止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1、信托终止时的财产归属。信托终止时,信托财产应归属于信托文件规定的人。如果信托文件没有规定归属人,则应按顺序确定归属:第一顺序为受益人或其继承人,第二顺序为委托人或其继承人。
2、信托的继续存在。信托财产转移给权利归属人之前,信视为继续存在。权利归属人视为受益人。受托人须继续处理有关信托事物。
3、信托终止的清算。信托终止,受托人应对信托财产进行清算,并制作清算报告。受益或权利归属人对清算报告无异议的,受托人就清算报告所列事项解除责任。
综上所述,信托终止的法律后果是:信托终止时,信托财产应归属于信托文件规定的人;信托财产转移给权利归属人之前,信视为继续存在;信托终止,受托人应对信托财产进行清算,并制作清算报告。若您有其他疑问,可以登录法律快车官网,可免费咨询律师!
责任编辑:周六
网站声明:法律快车以学习交流为目的,整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遵守本网站规章制度刊载发布各类法律性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知识、案例、范本和法规等。如果涉及版权、商誉等问题,请联系我们,并提交问题、链接及权属信息,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后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时给予处理。 [反馈渠道]
- 优选文章
- 延伸阅读
-
信托的变更与终止要注意裁判规则的运用
2016-11-02 6575人阅读
-
信托终止的法定情形和财产归属
2016-11-02 8595人阅读
-
家族信托与他益信托的联系
2013-12-25 7502人阅读
-
浅析信托无效事由
2012-03-22 6366人阅读
-
任斐:关于委托人对资金信托是否进行终止确认的思考
2010-11-15 6060人阅读
2018
05/09
分享
顶部